5.《东方文化学院资料》



  以上四条,笔者侧重介绍了大木文库的汉籍,而且将其跟基础收藏中的藏本进行了对照,因为我觉得这样做更便于显示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收藏的构成。 本所除了按四库分类的收藏外,还有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库」,都有专门的目录,其中「大木文库」是收藏最早的。 「大木文库」以法政方面的稀见资料著称,海内外前来利用的研究者为数不少,所以我特意绕开这一部分,专门介绍法政学方面以外的书。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大木文库」中的普通四部书也很值得注意。
  现在,好象应该对所谓的「基础收藏」有所交代。 基础收藏最初的来源是浙江人徐则恂东海藏书楼的藏书,购买时间在1929年。 关于当时有关的情况,本所书库里有绝好的资料,即《东方文化学院资料》,索书号:「 C3 / 137 / 」。 这是有关「东方文化学院」的档案的复印件,装订分成十六册。 没有任何说明,我不知道这些档案资料的原件现在藏在什么地方。根据目录卡片,这套复印件大约是东京大学编撰《东京大学百年史》时复制的。 随便翻看,发现其中第一册、第二册、第四册尤其有意思。
  第一册(索书号为「 C3 / 137 / (1)」)是购买陶湘藏书档案。 谁都知道,陶湘是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也是刻书家。 最近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中收入的《书目丛刊》,就是陶湘编撰的。 陶湘曾刻意收藏各种汇刻书,後来卖到日本,这些珍贵的藏书现在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有。 档案资料的第一件,是1929年7月狩野直喜写给「东方文化事业部长」坪上的一封信。 图版1的信中透露了他们曾经打算购买叶德辉、康有为的藏书,後来因故未成。 这时候,仓石武四郎告诉狩野,说陶湘有意出卖部分藏书。 仓石、狩野两位是近代以来最杰出的日籍汉学家,他们对陶湘这部分藏书极其重视,给予了最高的评价。 通过仓石的调查报告,我们还能感触到当时仓石对这份收藏是多么兴奋,多么珍重。 不过,他们毕竟生活在日帝侵略中国的政治背景下,他们或许只是出于学者的爱书之心,但其行为却不可避免地带有帝国主义的色彩。 用侵略中国得来的钱财来购买中国藏书家的收藏,并且将其从中国运到日本,只图日本学者的便利,不顾中国本地的文化发展,这种行为自然不会为中国人民所容忍。 所以,当他们运送这批古籍时,为了躲过当地群众的抗议,蒙混过关,很是煞费苦心。 先是以抵押为名将书搬到英国租界的金城银行,然後通过银行转移到与银行直接连通的通成货栈,最后才由日方三井洋行运至日本(图版2),真是鬼鬼祟祟,见不得光天化日。

图版1图版2

  第二册(索书号为「 C3 / 137 / (2)」)是购买徐则恂藏书的档案。 1929年日本政府在京都、东京两地筹办研究所,京都研究所以陶湘藏书作为基础,准备发展成图书馆,东京研究所也应该有一套可用做基础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藏书。 这时,他们想到两年前杭州领事馆曾经报告说,有一位叫徐则恂的藏书家愿意出售藏书。 两年前他们曾经认为徐的收藏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重视的地方,因而置之不理。 这时因为新建图书馆的需要,即使没有善本书,至少应该具备内容比较全面的基本藏书,所以开始旧话重提。 徐则恂的藏书数量较多,常见的古籍基本齐全,但是内容平平,就版本质量而言,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怕引起中国民众的愤怒与抗议,所以在买卖谈成以後,除了签定了日文和中文两种文字的合同(图版3)之外,还另外准备了一套买方为中国人的假合同。

图版3


  1929年,陶湘的这部分藏书归入京都研究所,徐则恂的藏书则归入东京研究所。 日本投降以後,原属日本外务省的这两个研究所都被撤消,两研究所的藏书分别归属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如果将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东洋文化研究所目前的藏书加以比较,就总体而言,人文科学研究所的优势是明显的。 依我个人看,这主要是由于人文科学研究所一直比较重视藏书建设,而东洋文化研究所对古籍的收藏整理重视不够。不过,通过这些档案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研究所的藏书在其起步时已经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第四册(索书号为「 C3 / 137 / (4)」)是1925年「日支两国共同文化事业总委员会日本委员打合会记事」,是一次会议的记录。 从文化心态、文化思想的角度来看,这份会议记录有很多值得注意和参考的地方。 现在不再多谈,希望读者自己借阅。 这里只想提及其中和古书有关的一处记录。 那就是,服部宇之吉在会议上曾表明要考虑购买铁琴铜剑楼藏书(图版4)。 接着,狩野直喜也发言说,北京研究所的图书馆要弄一套《四库全书》大概没有问题。 仅仅是这样一处简单的记录,已经能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当时日帝在中国的随心所欲和胡作非为达到了什么程度。 这记录也使我们了解到,在1937年日中两国之间全面战争爆发的十几年之前,日本最具权威的中国学家们正在做些什么。

图版4

2001.5.14.初稿(Q)
2001.6.28.修改(J、K)


回到所藏古籍线装书首页

回到ASIA DESITAL MUSEUM首页

回到东洋文化研究所首页